刘广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抚顺企业产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对推动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了您在《建议》中指出的有关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结合近年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做了认真梳理和总结。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链延伸方面。
一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组织推荐永茂建机、抚挖重工等企业产品参加《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2年版)》评选,共有4个产品成功入选。二是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组织申报了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推荐符合条件的1个项目申请2022年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符合支持方向的1个项目申请到2022年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三是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推动辽宁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打造了辽宁省首个石化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研究院联合抚顺石化公司“POE弹性体工艺开发”承担的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主要解决聚合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聚合工艺设计与优化2项卡脖子问题。
(二)需求信息对接方面。一是实地调研企业需求。在高新区召开了重点化工企业供需情况调研座谈会,对企业的配套协作和生产加工能力开展实地考察和洽谈。二是鼓励产业协会发挥作用。组织召开了由顺城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协会协办的抚顺市“头部企业”与顺城区装备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协作配套对接会。三是拓展供需对接资源。组织企业赴沈阳参加了装备制造企业产品配套对接会、钢铁、建材行业与建筑企业供需对接会、“服务型制造万里行—走进装备制造业”专题会等会议。推荐我市企业参加鞍山钢铁集团召开的2023年供应商大会。
(三)助企融资方面。支持银行机构加强与企业联系,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召开14场政银企对接会,169家企业融资需求39.16亿元,银行机构拟为109家企业提供授信27.86亿元,已授信13.71亿元,已放款13.09亿元,惠及企业51家。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7家商业银行为抚顺星环实业有限公司、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供应链贷款融资服务。目前已实际融资贷款5200万元。
二、推动产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的措施及工作方向
(一)推广和利用好“链上辽宁·产业云城”平台。
“链上辽宁·产业云城”平台是由省政府、沈阳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打造推广的一个云端平台。目前已聚集了辽宁省百区县19万家工业企业和22万种工业产品和服务,打造以“生产要素对接”为核心的“辽宁云上工业大市场”。通过“能力聚合、业务聚合、供需聚合、智能对接”模式,帮助需求侧企业快速找到本地最合适的供应商,帮助供给侧企业迅速承接市场订单。我局将大力推广平台的应用,利用好平台机加外包、工业原料、工业包装、闲置设备、闲置厂房、紧急采购、企业招工等二十余类生产要素服务板块,化解企业供需信息壁垒难题。
(二)鼓励企业争取各项资金支持。
一是鼓励企业申报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待2023年度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后,我市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依据《辽宁省工业重点产业链建设相关方案》(辽工信制建〔2021〕32号)文件要求,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配套水平为目标,对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采取直接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全面落实《抚顺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土地方面:望花区积极探索“标准地”模式,通过“承诺制”“模拟审批”等方式,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方面: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实现企业一次也不跑,事情都办好。融资方面:顺城区出台了《抚顺市顺城区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顺政办发〔2020〕15号),从产业扶持、资金扶持、配套奖励等三个方面助力产业链延伸项目落地。税收方面:精准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34条”具体举措,2022年全市共实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509项,减免企业税费16.6亿元。
感谢您对我市企业产业配套和延伸产业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