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抚顺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5-07
信息名称: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顺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号: 抚政办发〔2022〕15号 发布日期: 2022-05-09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抚顺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抚政办发〔2022〕15号

image.png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抚顺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抚顺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抚顺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原则,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全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坚持培育发展新动能,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求进态势。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划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900亿元,年均递增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0亿元,年均递增7%。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28.5亿元,同比下降12.7%。增加值完成235亿元,同比下降4.9%。“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20.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2.3亿元。(注:规划中到2020年完成2900亿元数据是坐实统计数据前的预计指标。)

(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十三五”期间,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1. 石化产业链水平提升。石油化工产业是抚顺的支柱产业,主要依托抚顺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形成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正在建设亚洲最大的过氧化物生产基地,原产能2万吨/年,新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5万吨;沥青基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正在形成。

2. 冶金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依托“两钢”及上游铁矿、下游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拥有特种钢、民用钢、石墨电极、预焙阳极以及机床刀具、钢材铸造等品类丰富的大宗材料及深加工产业,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温合金钢、超高强度钢在我国航空航天装备上应用广泛,使用比例分别高达80%、95%;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生产能力为315万吨/年,炼钢生产能力为330万吨/年,轧钢生产能力为340万吨/年。

3. 新能源产业日益兴起。新能源以水电、光伏、生物质能等为重点产业。目前,辽宁东方发电、抚顺矿业集团南舍场一期等4个光伏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抚顺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4. 高端装备阶梯式发展。高端装备领域培育永茂建机、抚挖重工等龙头企业,开发了一批产品,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利用其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建筑工程机械、高端履带起重机、全回转钻机等国内技术领先产品。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增材制造、焊接材料、3D打印等产品。

5. 医药产业盈利能力增强。抚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生物药、中药多门类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充,盈利能力增强。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0.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0.82亿元,同比增长49.9%。

6.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初具规模。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共有规上企业9户,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户数的3.4%。抚顺已获国家批准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目前已掌握利用煤矸石生产多种化工产品的成熟生产工艺方法并申请多项国家专利。依托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在利用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备发泡陶瓷、煤矸石生产水泥、制砖、煤矸石提制工业原料等方向取得较好效益。已建成胜利、石文再生资源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备。

7.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特色凸显。抚顺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木材加工和林地经济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日益壮大,已趋向规模化、特色化和专业化。2020年,轻工、中医药两大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同比增长5%。

8. 工业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规模显现。工业产业数字化标杆不断涌现,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基础能力全面增强,抚顺石化公司、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户企业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抚顺东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华亿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抚顺市清原助剂厂、抚顺永茂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列入省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抚顺获批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两平台”“六体系”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规上企业及在建项目行业分类情况表

单位:亿元、个  

序号

所属行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在建项目

2020年产值

%

总投资

2020年

投资


260

928.5

--

224

335.7

56.9

1

石化行业

63

427

46

95

52.7

11.0

2

装备行业

63

74.3

8

17

52.0

3.4

3

冶金行业

20

244.4

26.3

15

35.2

5.4

4

电力行业

4

46.4

5

27

123.8

17.7

5

轻工行业

41

37.7

4.1

11

6.5

2.7

6

纺织行业

13

8.9

1

6

2.1

0.8

7

医药行业

6

4.9

0.5

7

12.1

3.0

8

其他

50

84.9

9.1

46

51.3

12.9

(三)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围绕强化工业行业基础能力,大力提升区域内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积极创建循环经济体系。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实施“十大技改工程”“强基工程”,促进石化、冶金、装备等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进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特冶技改二期等重大技改工程建成投产;推进传统工业滤布生产企业向生产滤布装备延伸,拉伸延长产业链条;抚矿集团“上大压小”、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营。

二是智能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制定《中国制造2025抚顺实施方案》《抚顺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重点实施了100项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了30个智能制造企业示范工程,推动了传统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升级发展。推进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铝合金电弧熔丝增材及智能制造应用产业化、辽宁诺科碳材料有限公司高模相沥青基碳纤维及碳/碳复合材料等项目一期建成投用。

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十三五以来,我市各通信运营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网络覆盖面、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三家电信企业使用站址规模的平均增幅超过100%,网络覆盖实现了快速提升。通过资源整合共享,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近100亩。

四是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制定了《抚顺市推进“9+9”传统与新兴工业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抚顺市南环现代工业产业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抚顺市县域工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发展载体。

五是实施政策引领。制定《抚顺市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从降低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杠杆、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培育企业领军人才以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二、“十三五”产业发展突出问题

目前看我市轻重工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例仍不合理,石化、冶金、煤炭三个传统行业规上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0%以上。抚顺石化、矿业集团、抚顺特钢和抚顺新钢铁4户企业依旧是支撑牵动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2019年,四户企业合计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9.4%,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内生动力不足

我市产业层次不高,大多数产品仍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支柱产业大而不强,产业体系不平衡、不完整,门类齐全而产业链短;制造业水平不高,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智能制造尚处起步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缺乏相应服务业支撑;科技优势发挥不到位不充分,产学研用没有形成紧密有效衔接;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多。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结构问题是我市工业经济中的核心问题,虽经多年的积极调整,重化工产业比重仍然偏高,“原字号”“初字号”仍占相当比重,高新技术产业缺乏。以重化工主导的资源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过大,导致资源枯竭后面临沉重的转型压力;因融资难、融资贵,导致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无血液滋养,难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小,培育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经济总量不足,规上企业偏少。

(三)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推动增长动力不足

一是我市新投产项目少,外来投资有牵动力的大项目不多,有明显牵动作用的技改项目投产运行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二是新建企业升规入库较少,增量少、后劲严重不足。三是因原材料占比较大的产品结构,附加值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弱。四是融资难,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五是招商引资难,我市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吸引,招商引资收效甚微,特别缺乏牵动性强、结构调整作用大、经济效益贡献好的大项目落地。

(四)体制机制壁垒,制约了石化产业链的有效延伸

抚顺石化公司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近40%,本应成为拉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石化公司由于规模及现有工艺条件限制,对产业链延伸不足,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料资源的能力有限,中下游企业呈现出“吃不饱、吃不好”的情况。对全市工业经济拉动主要体现在石化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无大型检修即形成正拉动,反之则形成负拉动,几十户上百户中小企业增产无以弥补。

三、“十四五”产业发展趋势及思路

(一)产业发展趋势

2020年底,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意味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工业的定位、工业化的方向需要改变,以此推动工业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十四五”时期,各种历史性目标交织、历史性机遇交汇,是工业竞争优势转变的关键阶段。因此,我市工业经济应当顺应新工业革命的趋势,坚持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更高水平开放为牵引,立足于“十三五”末期的国内外环境,切实在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上破题,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眼,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入手,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要求,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智能+”战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全面推进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绿色制造产业、新型消费品产业等高质量发展,确保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转型振兴,形成供需两侧共同发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驾齐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产业发展思路

按照“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定位,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立足抚顺市产业基础,深入实施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专项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将“六大产业”合理融入“老原新”三个字号中,强化数字赋能装备制造等“老字号”、延链补链石化冶金等“原字号”、引育壮大清洁能源等“新字号”,突出我市特色产业、低碳产业发展。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通过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逐步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体系,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保障,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一)定量目标

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0%以上;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

石化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装备制造业规上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含抚顺经济开发区);

冶金高端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

(二)定性目标

1. 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碳排放强度趋于下降,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能耗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市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打好坚实基础。

2. 突破关键环节

在产品结构上,由“原字号”、“初字号”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主动对标工信部确定的170种左右标志性瓶颈问题(80种左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70种左右关键基础材料、20项左右先进基础工艺),推动我市具备实施条件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聚焦自身优势领域,在国内、省内率先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

3. 提升质量水平

在质量速度上,由追求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由重速向重质转变;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产品使用寿命明显提高。工业基础产品质量品牌发展机制初步形成,部分重点领域质量品牌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工业基础领域标准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4. 增强支撑能力

在发展模式上,由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搭建试验检测、信息服务等服务平台,服务重点行业创新发展,推动重大装备所需机械基础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的配套水平,以及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大幅提升。

五、重点任务

加强我市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碳达峰顶层设计,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加强行业引领和节能监察,推动重点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一)产业发展

1.“十四五”优先发展产业

1)材料产业

——石油及精细化工。大力推进减油增化升级改造,积极采用新技术,争取更多原油配额,提供更多原料进行深加工。拉长加宽石化产业链,全力打造炼油强、化工专“炼化一体化”产业格局,依托抚顺石化公司化工原料优势,推进抚顺石化公司与地方企业在原料互供等方面的合作,发挥石化公司产业优势,为抚顺高新区现有化工企业和新上项目争取更多的化工原料,推进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

——冶金材料深加工。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冶金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着力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打造冶金原材料产业集聚核心区。以抚顺特钢为中心,重点发展面向航空、航天、核电等战略领域的“三高一特”产品,以抚顺新钢铁为龙头,全力推进集设计、装修、装饰及钢构材料一体化的现代化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发展。以望花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承接上游冶金材料拉长产业链,实现地企共建协调发展。围绕龙头企业的销售渠道,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入驻抚顺,打造高科技材料小微企业集聚区,实现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国家鼓励支持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政策,深入开展利用粉煤灰、冶金渣等生产绿色建材及无机保温材料泡沫陶瓷、工业岩棉等。引导废钢铁、再生铅、废旧轮胎等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等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2)装备制造产业

——优势装备。依托永茂建机、抚挖重工等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建筑工程机械、高端履带起重机、全回转钻机等国内技术领先产品;依托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增材制造、焊接材料、3D打印等产品。

2.“十四五”创新发展产业

1)信息技术产业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引导实体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工业企业与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融合研究及应用,促进企业向智能化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加大协调力度,简化审批手续,完善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加大力度支持城乡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5G应用提供强力支撑。

2)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专业特色产业,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品的培育支持,形成一批具有专业特色企业和有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专精特新”产品。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文化,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企业决策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善于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创新。

3)轻工产业

——优化升级轻工产业。以县区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名牌产品、优势产品、特色产品,逐步适应市场多元化消费结构的需求。在巩固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加快食品、中药材加工产业发展,努力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产业。

4)建材产业

——改造提升建材产业,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施绿色制造,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倒逼工业企业能效持续提升,推动建材产业“全产业链”开发,突出绿色、创意主题。2025年,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传统建材加速换代,新型建材产品发展壮大,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专栏1  重点发展产业链条

——石油精细化工产业链。围绕石化公司发挥资源优势,增产特色高附加值产品,开展炼油结构调整,实现减油增化,进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乙烯产量,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为生产差别化、特色化等高附加值产品奠定基础,巩固催化剂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大企业释放原材料产能,推进抚顺东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减水剂单体、表面活性剂及碳酸酯等系列产品建设项目、佳化化学(抚顺)新材料有限公司30万吨/年新型材料染料中间体和功能性能材料二期项目、辽宁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特种蜡项目等建成投用,提升全产业链对行业拉动作用。

——冶金行业提质升级产业链。以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重点发展面向航空、航天、核电等战略领域的“三高一特”产品,发挥均质高强度大规格高温合金和超高强度钢锻材工程化建设项目提质升级带动作用。以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建筑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四大发展战略,打造建筑业综合服务平台。

——绿色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以抚顺矿业集团公司为龙头,坚持综合能源型战略定位;按照以“煤炭和油页岩绿色开采与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发展以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及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等转型接续产业,发展以工业煤矸石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及转型接续产业,推进辽宁特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年废旧铅酸蓄电池及铅废物再生利用项目、辽宁博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弃物处理项目建成投用。

——特色产业链。依托木制品加工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地板加工业整合升级,发展体育专用地板等特色产品;依托工业滤布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产业提质升级、转产扩能,增加熔喷布、医用无纺布产品品种。结合应急保障防护物资生产,拉伸延长上下游产品链条,提升滤布品种层级;结合应急装备需求,促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提升抚顺华驰专用车辆、辽宁本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配套零部件产品智能化水平。

(二)区域发展

工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是全市工业经济突破的重要时期,也是各县区工业稳固根基、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市依托各县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提振区域工业发展,“十四五”期间东洲区依托石化公司和高新区建成区,坚持地企融合发展与招商引资两大路径,重点发展精细化学品产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再生产业。强化区域联动,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聚焦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提升现代化工产业发展水平。望花区按照“盘活、改造、升级、承接”的发展思路,推进与沈阳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力争打造成为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着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配套、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等产业。顺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坚持做强载体,以特色带动发展,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利用5年时间,把顺城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产业链较为完备的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新抚区依托抚矿集团公司页岩炼油厂和远东页岩炼化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页岩油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发挥食品工业园牵动作用,推进形成以名牌食品为主导、龙头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的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页岩油产业基地、国家级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国家级煤矸石综合利用基地。抚顺县依托铁矿采选业、木制品加工业和环保滤布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木业产业,打造木业全产业链;建设石文再生资源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型环保产业。鼓励传统铁矿开采企业技改升级,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效益,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业可持续发展。新宾县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电气设备、冶金新材料等产业,延长产业链,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以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项目全面投建投产为契机,大力发展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产业;以环保节能、生物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形成以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产业群。清原县坚持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与老企业技术改造结合,不断开拓新的行业和领域,引导企业向生态工业方向发展。保持矿产业有序开发和平稳发展,冶炼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实现资源在本地保值增值;机械加工行业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和沈抚试验区大企业的协作,逐步向装备制造业方向发展;做强做活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和中草药产业,提高林木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

专栏2  重点支撑项目

——抚顺石化公司,重点实施发挥资源优势、增产油蜡特色产品改造项目,80万吨/年乙烯装置扩能改造项目,催化裂解增产低碳烯烃一体化项目(DCC)等。

——抚矿集团公司,重点实施老虎台矿“两厂”压煤开采、煤都路西段改造工程、抚顺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FHQ-500B干馏、光伏农业、背压机组发电项目等。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实施均质高强度大规格高温合金和超高强度钢锻材工程化建设项目、轴承钢项目、高合金小棒材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等。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实施转炉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高炉大数据智能降碳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环保超低排放项目等。

——辽宁美亚制药有限公司头孢曲松钠等原料药医药中间体项目,该企业是上海医药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3亿人民币。位于抚顺经济开发区科技城,产品头孢曲松钠年生产能力为300吨,产量居全国第一。产品的质量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也居国内领先地位。与英国葛兰素﹒威廉、德国赫斯特、奥地利山道士、法国阿凡替斯等国外著名公司拥有长年的商业合作关系。现该项目从开发区整体搬迁到高新区内。项目新增厂房建筑面积69866.43平方米,新增生产线6条,购置设备9台套,建成后形成680吨无菌头孢原料药生产能力。

——辽宁钧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新引发剂项目。该公司是辽宁抚清助剂有限公司和台湾钧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辽宁抚清助剂有限公司是抚清集团旗下,一家集过氧化物研发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台湾钧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钧泰集团旗下企业,是亚洲第一家以有机过氧化物及偶氮化合物为主的专业生产、运输、销售、贮存企业。年产2万吨高新引发剂项目,总投资2.3亿元,占地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建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1.26亿元。

——辽宁博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废处置中心建设项目,主要功能是进行危废物的统一运输、贮存、集中综合处置。计划占地158亩,拟定建设规模为危险废物减量化4.5万吨/年;拟合计进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为30.3万吨/年,包括危险废物资源化,废渣、废液提取回收有价金属6万吨/年;废包装物、废包装桶清洗处置4万吨/年;危险废物焚烧、烧结、熔融6.8万吨/年;危险废物固化填埋9万吨/年。

(三)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1. 改造升级“老字号”

装备制造产业是抚顺市传统骨干产业,是抚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造升级“老字号”的主战场。此外,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滤布、具有区域特色的木制品加工等产业,均属于我市“老字号”产业。改造升级“老字号”对于全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整合创新资源,发挥产业创新联盟作用,组织联合攻关,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研制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装备。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机械装备,鼓励企业加大装备产品向智能化发展的研发投入,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施绿色制造,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平。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倒逼工业企业能效持续提升。积极发展现代印刷设备制造业,推动印刷包装产业“全产业链”开发,突出绿色、创意主题。

专栏3  改造升级“老字号”重点任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推进企业智能化升级,夯实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开展工业强基工程,持续梳理谋划一批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拓展转型升级新路径。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应用典型场景项目。

——加快实施绿色制造,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各类污染气体及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治理装备技术升级改造,满足环境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要求。

——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高端装备产品研制。推进建设一批智能制造车间和生产线,打造一批高标准智能工厂,重点推进实施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改造升级项目。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发展远程运维服务,发展系统集成和研发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服务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在装备行业推广应用。

——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加强产业链协作配套,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与先进地区对口合作,培育协作配套产业体系。

——统筹谋划推进重点项目。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筛选出一批代表行业较高水平和未来方向的高质量发展项目,坚持滚动推进、一体实施,积极帮助企业项目向上争取支持政策。

2. 深度开发“原字号”

抚顺市“原字号”产业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工业板块,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以抚顺石化公司为龙头,实施“减油增化”,对炼油业务进行结构调整,提高航煤产量、降低汽柴油产量、提高化工原料自供能力、提高重油深加工能力、增产高效产品;扩大乙烯规模效益,探索下游延伸产业,开发化工新产品,提高差别化、特色化水平。依托抚顺特钢、抚顺新钢铁,实施升级改造,研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全链条发展,积极涉入航空航天、核建、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环保等领域。以抚矿集团为主,加快技术改造及项目引进,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全煤矸石新型建材的研发与成果转化。

——拓宽产业发展领域。以抚顺高新区为核心,以石化及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石蜡深加工产业,辐射发展橡塑制品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探索和培育新组织、新模式,构建企业集聚、协作紧密、创新能力突出的特色活力产业体系。以望花区为核心,以高强、高模特钢材料为重点,以工具钢、模具钢为链条,发展冶金材料产业集群。辐射相关县区产业,全力推进冶金材料产业由单一产业向更加全面、更加融合方向积聚延伸,做深产业内涵、做新产业内容、做高产业定位,完善产业链及协作配套产业体系。以望花区为核心,以建筑线材为龙头,以装配式住宅材料为重点,推进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引进新型建材科研机构,鼓励企业进行新型建材的投资和生产,发展新型绿色建材、发展生态循环绿色建材,培育建材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栏4  深度开发“原字号”重点任务

——推动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优化石油化工产业链结构,提升冶金行业产业链发展水平,促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

——推进新型原材料创新发展。发展冶金、化工、建筑新材料,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抓提质”“抓升级”“抓增效”。

——推动产业区域化集聚化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冶金材料产业核心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发挥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集聚效应。

——积极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支持企业进行体制改革,聚集产业创新要素,建设协同发展平台,引导企业高端发展,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数字化经济发展。

——推进原材料产业规范化发展。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严控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

——组织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包装策划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培育壮大“新字号”

“新字号”服务于抚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工业转型的新动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力量,是抚顺工业“数字蝶变”的关键增量。

——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方向,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细分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项目。

——在项目支撑上,重点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谋划推进项目,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和园区建设,逐步形成骨干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的现代产业链模式,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专栏5  培育壮大“新字号”重点任务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先进装备研究,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难点,加速与传统制造业对接,提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推进石化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发挥冶金行业重点企业带动作用,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推动“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发展”。

——着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草药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强化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

——推动资源节约,夯实绿色环保产业。做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支持高耗能企业技术改造,大力研发推广高效节能环保装备,发挥好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试点示范城市和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拓宽新能源应用领域。稳步发展清洁能源等新能源,积极构建智慧高效能源系统,大力提升民生用能品质。

——打造工业互联网强劲引擎。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以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构建产业生态支撑体系

推进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有效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精深加工产业比重;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应急和通航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重塑抚顺工业产业格局。积极构建创新驱动、平台支撑、金融保障、人才主导的产业生态发展模式。将创新、产业、金融和人才要素深度融合,打造四位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层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动力,有效激发、带动、支撑重点产业提升产业层级。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紧密对接,助推企业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以创新链为中心的金融生态系统,重点解决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加速研发成果和创业人才在抚顺有效集聚。推进企业研发成果加快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衔接。重点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产业科技与金融对接,促使创新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发展层级提供技术支撑。

(三)改造“老字号”、开发“原字号”,优化产业发展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和不足作为切入点,从短板中挖潜能、造势能、塑动能。重点围绕推动“老字号”“原字号”企业制造过程智能化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孵化承载能力提升、人才政策发展环境等支撑能力提升四个重点方向,通过抓项目建设、抓企业升级,切实推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赋能我市传统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优龙头,支持抚顺石化公司改革发展,与地方中下游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增强石化公司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力、牵引力;促进冶金行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以望花冶金新材料工业为核心,依托重点企业,辐射相关县区产业,做深产业内涵、做新产业内容,做高产业定位,完善产业链及协作配套的产业体系;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注重与沈阳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制造及服务型制造发展建设。大力发展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推动传统装备向高端装备转型;做优建材行业,壮大炭素产业,做精做优核级石墨;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建筑材料及墙体材料;大力发展木制品深加工产业。切实提高新兴产业、民营经济、地方经济、高科技产业产品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形成抚顺工业现代产业体系。

(四)抓科技创新赋能民营经济,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以出台实施《抚顺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为契机,促进民营经济向纵深发展,全力以赴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要素保障。继续推进银企对接,为担保机构争取国家奖补资金,建立完善为企业,特别是“小升规”“规升巨”重点培育企业供血输血机制。同时,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品的培育和支持,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专精特新”产品,做大存量;健全服务体系,强化专业服务,注重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打造一批小而强、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的特色产品,不断提高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引进增量。通过重点实施“认定产品、培育企业、打造小巨人“三大专项”,引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五)以数字经济赋能平台服务质量,振兴实体经济

推进高新区服务平台建设是构建与产业生态相匹配的支撑体系需要,也是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需要。通过平台推动抚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应用,有利于推动抚顺率先在石油及精细化工、新材料等相关行业进行从源头到终端的上下游资源整合,发挥工业互联网应用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全链条影响力。建设统一的工业标识解析系统有利于降低工业智能化发展难度,形成具有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特征的智能产业链,提升抚顺制造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实施工业企业上云,在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应用企业开展试点,由云平台服务商帮助试点企业实施“企业上云”改造,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重点深化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应用,推进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适时出台鼓励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条例,以立法形式强化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有效引领作用。

(六)以延链强链补链夯实项目,发挥高质量项目引擎作用

围绕完善产业链、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规划,全力招引优质重大项目,优化投资项目结构,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强化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在加强高质量项目储备上狠下功夫,着眼于工业经济长远发展、补产业链短板和培育新兴产业,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培育、认真筛选、论证、储备一批能够带动全局、有较强支撑和辐射作用的重大项目。继续在向上争取上狠下功夫,争取更多项目得到政策支持。抓好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落地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培育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尽早落地建设和竣工投产。

 

 


附件下载:
视频:
相关报道:
相关文件:
相关专题:
图解: